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海洋大数据技术标准体系设计,建立基于国产众核E级计算与E级存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体系,建立海洋大数据的知识图谱和五大领域的数据产品,建立海洋大数据标准模型及感知装备检测体系,以及建立安全保障环境五大部分。
(1)海洋大数据技术标准体系设计任务的重点是在数据驱动的海洋科学研究框架下,开展海洋大数据基础理论与标准化研究,设计内容完整、广泛接受的技术标准体系。依据海洋现象和客观规律建立海洋数据科学体系结构,支撑海洋大数据的探索与验证研究,创新海洋数据科学中的理念、理论、方法、技术及工具,探究海洋数据科学的研究目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基本流程、主要原则等,建立海洋大数据技术标准体系。
(2)以中国海洋大学为核心进行关键技术研究,以自主可控计算大科学装置为立足点,建立基于国产众核E级计算与E级存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体系,形成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撑体系,构建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耦合驱动,海洋大数据支撑下的信息服务体系,支撑海洋大数据的探索与验证研究。建立并完善海洋大数据模型方法体系、海洋大数据开放共享体系、海洋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等。
(3)以国家海洋试点实验室为平台进行大数据信息服务,开展海洋领域信息服务在全球气候、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基础要素、海洋声光电磁、海洋能源、海洋生态等领域研究建立海洋大数据的知识图谱,形成三级知识体系。以固定推送、实时响应、主动推荐、交换共享等业态,通过原始数据交换、精准数据交易和个性产品服务三级模式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深海极地、海工材料、蓝色智库五大领域形成数据产品。
(4)以海检集团为依托建立海洋大数据标准模型及感知装备检测体系。建立覆盖海洋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海洋大数据标准体系、海洋感知装备标准以及相关软件测评体系,形成海洋感知设备的准入机制与常态化检测机制保障大数据准确有效。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研究海洋多源异构信息的智能感知、水下传感器的检验检测、海洋大数据的高效存储管理、海洋大数据的智能融合与分析等。
(5)以青岛中怡集团为支撑建立安全保障环境。通过建立海洋大数据及元数据资源的涉密、定密、保密模型,构建基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发布等关键环节的海洋大数据保密体系及信息安全保障环境。